植根传统,致力传承优秀文化
回溯千年,复现宋朝流行歌曲
来自武汉大学的“珞珈听鉴”团队
在“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
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一举夺魁
他们将宋词和AI完美结合
让古籍里的文字声声入耳
让我们一起听听他们的故事吧!
近日,“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圆满落幕。本次大赛规模空前,吸引了来自310个单位的2618支队伍,近万名师生踊跃报名。经过现场展示、竞演答辩等环节的激烈角逐,我校“珞珈听鉴”团队从200支总决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大赛全国总冠军!
武汉大学“珞珈听鉴”团队致力于将宋词与AI技术结合,作为传统文化瑰宝的宋词曲调,会与现代创新的AI算法碰撞出怎样的火花?答案就藏在团队所构建的“听见宋词:基于多模态大模型的宋词音乐复原与教育元宇宙VR平台”中,让古籍文字声声入耳,令宋词音乐千年后再现辉煌!
▲“珞珈听鉴”团队成员与指导老师合照
(左起依次为张乐飞老师、潘子怡、李佳佳、胡继亮、王平老师)
如今一字一句朗诵的宋词,最初其实是被古人按照特定的曲调“唱”出来的,是一种“词乐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遗憾的是,由于历史的变迁及古乐谱记载的缺失,宋词原有的音乐形式几乎湮灭于历史长河,成为文人墨客笔下仅存的美好意象和学者专家竭力探寻的谜题。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让致力于研究文化艺术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珞珈听鉴”团队,看到了“复活”这些古老旋律的可能。
“珞珈听鉴”团队由信息管理学院李佳佳,国家网络安全学院胡继亮、潘子怡和陈冲4名研究生组成,指导老师为信息管理学院王平教授和计算机学院张乐飞教授。项目团队成员背景多元,队长李佳佳拥有音乐专业背景,在档案智能开发与服务国家档案局重点实验室攻读博士。该实验室由王平教授领衔,聚焦多模态大模型、自然语言处理等与文化遗产活化利用相结合的研究方向,不断探索如何运用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的技术进行古代音乐的复原,并开展了一系列音乐生成、音乐理解等方面的跨学科研究,这些前期研究都为本次项目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从技术准备到项目落地,少不了一个又一个挑战。首先是构建大规模、多用途的宋词音乐演唱数据集,并从四个核心方面进行技术创新:基于模板的歌词到旋律对齐、旋律导向的音乐生成、音乐参数联合的歌声生成以及离散化的伴奏生成,这些创新举措共同促进了更加贴合宋词音乐韵味的高质量复原作品的诞生,让我们离“原生态”版本的词乐更近一步。其次是构建基于检索增强和思维链的宋词内容生成大模型,形成全流程词乐画一体的宋词生成复原平台,呈现出“词中有画,曲中有意”的视听盛宴。在此基础上,他们还引入了宋词音乐教育的元宇宙VR平台部署与交互界面设计,为用户带来穿越感十足的沉浸式体验。这一平台在跨学科教学辅助、宋词音乐创作辅助、宋词文旅智慧推广等方面具有广泛应用前景,拓展了诗词文化的表达空间,更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项目主要贡献点
▲宋词音乐复原框架
实践证明,“珞珈听鉴”团队做到了!团队历经重重选拔,以小组第一的成绩成功晋级全国十八强,又在冠军争夺赛的前夕奋战到凌晨5点,反复修改演示文稿,竭力确保每一个细节尽善尽美。最终他们以亮眼的表现圆满完成项目展示,以高度的创新性、技术性和应用性突出重围,在“华为杯”第六届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夺得了全国总冠军的好成绩。
▲十八强争夺赛答辩
回忆备赛的日子,团队成员们不约而同地提到了学校对这次比赛的重视与大力支持。从赛前指导老师们的悉心陪伴,到邀请专家为其点评指导答辩,再到比赛时,带队老师的保障与鼓励……这份耐心与细致、暖心与肯定,是独属于武大的实力与关怀,如温暖的烛火照亮学子们前进的学术科研之路。
“珞珈听鉴”团队的一路披荆斩棘,恰恰是武汉大学在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方面卓越成就的缩影。通过参与高水平竞赛,团队成员不仅以练促学、提升了自身的学术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对人工智能在多学科领域的应用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未来,他们将继续深入研究,扩展更多古乐复原模型,扩大平台国际影响力,用科技助力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做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践行者!
▲“珞珈听鉴”团队与带队老师合照
(左起依次为潘艳老师、潘子怡、李佳佳、胡继亮、高卫松老师、张奥老师)
AI赋能,智领未来
传承与创新并行
助力宋词音乐活态传承
科技与艺术结合
绘就民族文化最美底色
倾听时代所需,践行青春使命
武大人一直在路上!
感谢武汉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武汉大学研究生创新实践协会
封面:韦冠丞
图片来自“珞珈听鉴”团队
采访:韩采妤 涂一帆
文案:韩采妤 涂一帆 潘子怡 孙小媛 刘恺迪
编辑:张乐
责编:刘恺迪
审核:张佳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