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专家学者云端探讨国家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建设

2022年04月14日   访问:

新闻网讯(通讯员李欣)4月2日,由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举办的“国家应急管理体系与能力现代化建设”学术研讨会召开。全国20余所高校应急管理领域的专家学者相聚云端,共同围绕主题展开深入研讨。国内外高校的专家学者,本科生、硕博研究生,以及应急管理领域的实务工作人员参与了此次会议。

会议为期一天,共分为开幕式、主旨报告、专题研讨、会议总结四个部分。开幕式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容志主持。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公共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丁煌从中国应急管理学科的发展历程、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角度对此次研讨会召开的现实意义进行了阐释,并对各位专家学者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表示衷心感谢。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伟向参会嘉宾表达了欢迎和感谢。他表示,非常期待各位专家就应急管理领域的基础理论与前沿实践议题发表见解。

主旨报告环节由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增文主持,南京大学教授童星、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马宝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胡象明、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米加宁、武汉大学教授张亮等先后做主旨报告。童星深入探讨了应急管理的本质问题,并就现阶段如何做好风险治理问题提出积极有效的对策建议。马宝成深刻分析了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和完善涉及的三个核心问题。胡象明从城市建设角度分析了影响我国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能力的十大短板,并就如何提升我国城市洪涝灾害治理能力提出针对性建议。米加宁对我国应急社会动员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性划分,并就我国当前应急社会动员能力的提升问题提出新的理论认识。张亮反思了当前公共服务体系运行过程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并就如何建设韧性健康服务体系提出具体的政策建议。

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陈世香主持了第一阶段的专题研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林鸿潮、上海交通大学教授樊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詹承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文宏、清华大学教授彭宗超等先后就应急管理领域相关议题进行深入研讨。林鸿潮对我国应急管理法原则例外结构所面临的挑战及其应对策略进行了阐释。樊博基于上海交通大学80名全日制学生的试验观察深刻探讨了应急恢复阶段的资源需求排序问题。詹承豫通过构建应急指挥模式“损害类型-确定程度”二维矩阵图,对郑州7·20事故灾害应对中的指挥失灵问题进行了研讨。文宏对危机情境下的歧视和污名化现象进行了探讨,并从韧性治理的角度对应急情境下的社会秩序构建与活力营造提供了理论思路。彭宗超通过对K市领导干部访谈和问卷调研数据的实证分析深刻探讨了领导干部应急能力提升与培训建设之间的理论逻辑,并就未来领导干部的应急能力提升问题提供了较为清晰的理论路径。

《武汉大学学报》编辑桂莉主持了第二单元的专题研讨。南京大学教授张海波、复旦大学教授李瑞昌、广州大学教授周利敏、西南交通大学教授李华强、容志等进行主旨发言。张海波通过对南京疫情防控指挥与协调实践的理论反思对应急管理研究中的指挥与协调问题进行了研讨。李瑞昌从宏观和微观层面对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进行了反思,并在此基础上从产业园区层面提出统筹发展与安全问题的中观理论认识。周利敏通过对智慧城市外在效应的理论反思深刻探讨了智慧城市与应急管理的关系问题。李华强深入探讨了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公众认知和储备行为的影响因素。容志从结构性视角深刻探讨了制约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提升的主要表现,并从结构性均衡的角度提出了应急管理体系建设和能力提升的对策建议。

武汉大学《宏观质量研究》的编辑邓悦主持了第三单元的专题研讨。华东师范大学教授高恩新、华东政法大学教授汪伟全、山东大学教授韩自强、广州大学教授张惠、武汉大学张绍飞等先后就应急管理领域相关议题研讨交流。高恩新对上海德尔塔精准防控策略的主要内容、存在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并提出韧性治理是未来上海疫情防控主要动向的理论观点。汪伟全通过对社会矛盾纠纷的描述性分析和结构性分析强调了矛盾纠纷画像对社会矛盾解决的重要意义。韩自强对风险防范与危机应对的跨域治理问题进行了类型学划分,并对跨域治理问题的应对提出了较为明晰的对策建议。张慧运用机器学习的研究方法对局灾后的社会学习行为及其动机进行了深刻阐释。张绍飞基于“结构-功能”主义的理论视角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地方政府的“过度”应急行为进行了理论阐释。

(编辑:相茹)

(文章来源:http://ssroff.whu.edu.cn/info/1154/628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