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专家学者深入学习《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

2022年05月05日   访问: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进新时代古籍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4月26日上午,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武汉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冷门绝学传承教师团队和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团队,在文学院召开专题座谈会深入学习《意见》。

会议现场

校党委副书记沈壮海教授出席会议并讲话。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宗福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方卿教授、文学院党委书记张明智,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党委宣传部、党委教师工作部、古籍所部分退休教师、学生代表参加了座谈会。古籍所冷门绝学传承教师团队负责人、文学院院长于亭教授主持座谈会。

古籍整理研究所所长邓福禄教授全文领学了《意见》。随后,冷门绝学传承教师团队成员把握精神,立足实际,从筑牢学问之基、提升学科建设、倾力人才培养、弘扬传统文化等诸多方面分享了学习体会。

宗福邦深情回顾了从1981年9月中共中央发布《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以来的四十余年中,高校古籍整理研究事业从恢复到发展和1983年武汉大学古籍所筚路蓝缕的建设过程。宗福邦谈到,从上世纪70年代《汉语大字典》,到《故训汇纂》《中华大典·语言文字典·音韵分典》《古音汇纂》陆续出版,古籍所团队每十年推出一部大型成果,背后都是一批人十多年埋首书斋和艰辛劳作,得益于古籍所对“章黄学术”传统的自觉继承和发扬,有赖于三代团队成员不求名利的艰苦奉献和精诚合作,更离不开学校的扶持和学院的支持。他强调,新一代学者既要有正学的精神、扎实的专业素养,又要利用新技术,推动重大科研攻关项目的进展,促进国家古籍整理研究事业。学习《意见》,他对此充满信心和期待。

于亭在发言中将古籍所团队的学术风貌总结为三点:不浮躁、有主心骨和代有传人。他指出,古籍所从建立之初,就具有双重身份,既是教育部全国高校古委会的直属实体研究所,也是武汉大学的教学科研单位。数十年来,古籍所在学术研究上,以传承团队为中心,以中国传统文字、音韵、训诂之学为研究方向,注重传承,更有创新发展,“扎硬寨、打死仗”,锤炼出过硬的团队;同时也在人才培养上做出了有益探索,通过与国学院、简帛中心的联合协作,持续建设,形成了以弘毅学堂“国学”专业、强基计划“古文字学”方向为基地的高端学术型教育教学模式。他提出,团队在传承精神的同时,应该保持和加强古籍所以数十年之功凝聚的研究特色,在《意见》的指引下,以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为新起点,展现新高度,在传统语言学典籍的整理和创新研究中再创新高,尤其要在人才培养、学术美誉度和师德师风建设上倾力打造,树立标杆。同时,于亭认为,在新时代古籍工作中,应当进一步充分发挥全国高校古委会专家管理、专家规划、专家参与的指导作用,发挥高校专业研究队伍的领头羊和生力军的作用。

邓福禄表示,《意见》是继1981年中央《关于整理我国古籍的指示》以来,党和国家对古籍整理事业的又一纲领性文件,对全国古籍工作的发展、专业队伍的建设,是极大的鼓舞,具有统筹规划、深入指导、全面推动的意义。他结合实际,分析了古籍所目前在人员结构、队伍建设、办公环境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政策保障的重要性,指出古籍所应该加强顶层设计,立足中长期规划,发挥特色,补足短板。

古籍所师生们纷纷发言。熊桂芬教授发言认为,要警惕古籍工作过热而出现巧立名目、低劣出版等浮躁乱象。梁静副教授表示,古籍的数字化流通应该加快建设,有利于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李寒光副教授建议有关部门能够整合相关资源,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项目规划、产学研结合等各方面作好顶层设计,通过统筹布局,实现强强联合。赵昱副教授表示,应该注重文献学人才培养的力度和创新探索,培养徵实朴素的学风,激发学生了解和认识古籍的热情,增强古籍保护的意识,切实担当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和使命。韦胤宗特聘副研究员强调,古籍整理研究重积累,崇坚实,要先守正,再创新,只有坚持做好基础工作,才能实现由基础到前沿的飞跃。赵清泉博士说,作为出身于少数民族地区的青年学者,深切感受到少数民族文献整理方面的不足,希望自己能为汉语史和民族史文献的搜集挖掘与整理研究添砖加瓦,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学术上尽绵薄之力。

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团队成员从人文计算和古籍数字化、数智赋能学术和数智生活的古籍传播等角度分享了学习体会。

实验室主任、信息管理学院副院长王晓光教授以“数智赋能时代的古籍工作展望”为题,发表了学习感言。他认为,一是古籍整理与保护研究将进入加速期。随着图像OCR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机器学习等技术的成功应用,古籍工作开始从数字化向智能化阶段迈进,古籍整理效率和共享服务质量将进一步加速和提升。二是古籍相关的数字人文研究迎来机遇期。古籍与数字技术的融合,将改变古籍表现形态,拓展数智时代人文研究的场域,改变人文知识的生产和表达方式,进而孕育新兴的数字人文研究范式。三是古籍活化利用有助于文化产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期。应该利用融合媒体,阐释古籍内涵、完善传承链条、创新呈现方式,推动古籍在数智环境下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进而支撑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和文化强国战略。王晓光表示,武汉大学文化遗产智能计算实验室愿与相关同仁,大力推动古籍研究与实践工作走向更加繁荣的未来。

历史学院副院长郑威教授认为,中央两办《意见》对于古籍工作的指导内容全面、层次清晰,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希望学校两个各具特色的团队能在既有的基础上深度合作、协同创新。

文学院副院长程芸教授对古籍所团队的学术精神表达了敬意,并从学院学科建设规划和实验室前沿研究的突破发展两个角度,针对制度设计、人才培养、科研布局等方面,提出了工作建议。

沈壮海作总结讲话。他指出,学习活动既是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和重要抓手,也是以学习促业务,以学习促发展,以业务和发展深入贯彻文件精神的辩证互动。沈壮海结合学习《意见》的感受,对武汉大学的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和人才培养提出三点要求。他指出,第一,要把握新机遇。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做好古籍整理研究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指出“要系统梳理传统文化资源,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为新时代古籍工作指明了发展方向。近日两办印发的《意见》,既有宏观的要求,又有具体的措施,指导性很强。这对于古籍整理研究乃至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难得的机遇。第二,弘扬好传统。宗福邦教授和古籍所团队的可贵精神可以概括为四点,即甘坐冷板凳、敢啃硬骨头、一字不苟、团结协作。这种学术精神为古籍所、武汉大学乃至整个学术界带来了厚重的学术精品,进而有益于人才培养。希望新一代团队成员继续传承老一辈的学术精神,发扬武汉大学在古籍整理研究方面的优良传统。第三,再强优势、再铸精品、再创辉煌。武汉大学不仅有“章黄学派”优厚的学术根基和文史哲、信管等实力强劲的学科群,还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这样的国家级团队平台。团队应该有时代责任感和未来使命感,贡献精美学术,服务国家,反哺社会,充分利用现有条件,聚合优势,打造和贡献更多能够代表武汉大学学术水平和符合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的精品佳构。沈壮海表示,做好新时代的古籍工作,既是党和政府的指导意见,也是武汉大学人文学科的发展需要。学校将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统筹好相关部门,做到实质性推动,努力将政策要求转为更优化的制度,将文件精神落到实处,更好地为新时代古籍工作贡献武大力量。

参会人员合影

古籍整理研究所冷门绝学传承教师团队合影

(文章来源:http://ssroff.whu.edu.cn/info/1154/6323.htm